新華社廣州2月19日電(記者徐弘毅)元宵時節 ,“花城”廣州張燈結綵,處處洋溢着濃濃的廣府年味 。廣州在今年元宵期間將開展約35場主題文化活動 ,通過慶賀佳節留住城市記憶和嶺南鄉愁。
元宵節當天 ,廣府廟會在廣州市中心鳴鑼開張 ,從農曆正月十五至正月廿一 ,各色民俗文化活動紛紛登場 。
作爲廣府廟會的重要部分 ,新春期間舉辦的越秀花燈會是許多廣州家庭的必去之處。臨近元宵節,28歲的廣州市民樑力文一家坐着公交車從家中趕來越秀公園逛花燈。樑力文初爲人父,女兒剛滿5個月,這是他第一次帶孩子來看花燈。
今年越秀花燈會組展大型花燈56組 ,大型亮化30組,花境15處,濃郁的嶺南風情成爲今年花燈會的一大亮點 。在《西關風情》主題燈組中,“雞公欖”“曬臘肉”“箍盆”等廣州民俗場景被製成一個個花燈,每個花燈都講述着一個充滿生活趣味的老故事 ,使遊客重溫嶺南情懷。
“今年的花燈很不錯 ,我們已經逛了一個多鐘頭了。”樑力文說 ,“新的一年 ,希望家人身體健康 ,平平安安 。”
各類軌道交通的“廟會專列”成爲城中流動的元宵風景。 廣州有軌電車、廣州地鐵6號線在元宵節當天啓動廟會專列,精心佈置的車廂展示着廣府文化的魅力。
今年的廣府廟會還匯聚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衆多非遺項目,傳統的香港扎作技藝、融合中西的澳門廣彩、中山咀香園杏仁餅傳統制作技藝以及珠海三竈竹草編織技藝等大灣區非遺項目紛紛亮相 ,讓遊客體驗到包容、多元的廣府記憶。
廣州市白雲區各村各社有舞獅鬧元宵的傳統,但各個村社的慶賀日期各不相同,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九 ,白雲區幾乎天天都有村社開鑼鬧元宵。
在擁有愛國抗英鬥爭歷史的三元里村,人們約定俗成在正月十八鬧元宵 ,每年都有30多個友好村的舞獅隊齊聚慶賀 。這一傳統在三元里村已有近600年曆史,是村裏一年一度的“村慶”。
82歲的李炳炎是土生土長的三元里村民,佳節臨近 ,他正在村裏的祠堂忙着爲元宵活動做籌備 。“村裏鬧元宵的傳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我們要將傳統文化繼承下去。”他說。
李炳炎見證了三元里村幾十年來的變遷。“我們這一代人過去都以務農爲生,改革開放後,我一邊做農民一邊開始經商 ,還在40歲的時候開了汽修廠 。”他說 ,“現在退休了 ,平常在村裏的祠堂和其他長者一起喝喝茶、練練書畫,真正享福了 。”
[責任編輯:於洪舉 ]
文章轉自:天山網 ,如有侵權,請聯繫本網站作者,會立刻處理。